吊兰叶子发黄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养护方法。以下是常见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措施:
浇水过多:土壤长期积水会导致根系腐烂,叶片发黄萎蔫。
解决办法:暂停浇水,将花盆移至通风处加快水分蒸发;检查根系,若有腐烂需修剪烂根并更换疏松透气的土壤(如泥炭土+珍珠岩)。
浇水过少:土壤长期干旱会导致叶片干枯发黄,尤其叶尖焦枯。
解决办法:及时浇透水,保持土壤微湿润(表层干燥12厘米时浇水),避免长期干旱。
强光暴晒:叶片出现晒斑,整体发黄变薄。
解决办法:移至散射光充足处(如北窗台、离南窗12米处),避免直射光。
光照不足:新叶颜色变浅,老叶逐渐发黄脱落。
解决办法:增加柔和散射光,避免长期阴暗环境。
缺肥:叶片整体偏黄、生长缓慢。
解决办法:生长期(春秋)每23周施一次稀释的氮磷钾均衡液肥(如花多多1号)。
肥害:施肥后叶片快速发黄、卷曲。
解决办法:用清水冲洗盆土,暂停施肥12个月,后续薄肥勤施。
低温或高温:温度低于10℃或高于30℃易导致黄叶。
解决办法:冬季保持10℃以上,远离暖气;夏季遮阴、通风降温。
空气干燥:叶尖干枯发黄。
解决办法:定期向周围空气喷水增湿(避免直接喷叶),或使用加湿器。
叶斑病/根腐病:叶片出现黄斑或黑斑,根系发黑。
解决办法:剪除病叶,用多菌灵灌根或喷洒叶片,加强通风。
红蜘蛛/蚜虫:叶片有虫卵或网状物,局部发黄。
解决办法:用湿布擦拭叶片,喷施吡虫啉或苦楝油溶液。
根系老化或盆土板结:长期不换盆导致吸收能力下降。
解决办法:每年春季换盆一次,修剪老化根系,更换疏松新土。
底部老叶发黄:属于正常新陈代谢,及时修剪即可。
土壤选择:使用疏松透气的营养土,可添加腐叶土或椰糠提高透气性。
浇水原则:“见干见湿”,避免积水或干旱。
环境通风:保持空气流通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
通过以上调整,吊兰通常会在24周内逐渐恢复。若黄叶严重,可适当修剪病叶,减少养分消耗,促进新叶生长。
优秀创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