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肉植物叶子发蔫通常是由养护不当引起的,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调整养护方式。以下是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:
1. 浇水过多(烂根)
表现:叶片变软发黄,根部发黑腐烂。
处理:
立即停止浇水,脱盆检查根系,剪除腐烂部分。
用多菌灵浸泡消毒,晾干后换透气的新土(如颗粒土+泥炭土)。
重新上盆后缓苗35天再少量浇水。
2. 浇水过少(缺水)
表现:叶片干瘪皱缩,底部老叶先蔫。
处理:
沿盆边缓慢浇透水,避免大水冲击根部。
后续保持“干透浇透”原则,春秋生长期可增加浇水频率。
光照不足:叶片变薄、徒长、发软。
处理:逐渐增加光照,避免突然暴晒,每日保证46小时散射光。
暴晒灼伤:叶片出现晒斑或蔫软。
处理:移至通风散光处,剪除晒伤叶片,夏季需遮阳(如用遮阳网)。
土壤板结或烂根:长期不换盆导致根系无法吸收水分。
处理:
1. 脱盆后清理旧土,修剪枯根、烂根。
2. 用多菌灵消毒,晾根12天后换新土(颗粒占比60%以上)。
3. 上盆后保持土壤微潮,缓苗1周后再正常养护。
温度骤变或通风不良:新买的多肉或换环境后易应激。
处理:
避免频繁移动位置,保持温度在1528℃之间。
加强通风,避免闷湿环境(如使用小风扇)。
表现:叶片发蔫伴随叶尖焦枯。
处理:
停止施肥,用清水冲洗盆土稀释肥力。
严重时换土修根,恢复前避免施肥。
根粉蚧、黑腐病:叶片快速萎蔫,茎部发黑。
处理:
挖出植株,切除感染部分,用杀菌剂浸泡。
换新土并隔离养护,避免传染其他植物。
1. 配土:颗粒土(如赤玉土、火山石)占比60%80%,增强透气性。
2. 花盆:选择底部有孔、透气性好的陶盆或红陶盆。
3. 浇水频率:春秋1015天一次,夏冬控水(2030天一次)。
4. 观察状态:叶片轻微发皱再浇水,避免凭“固定时间”判断。
通过以上调整,大多数蔫软的多肉可在12周内恢复。若持续恶化,建议检查是否根系坏死或感染病害,及时砍头扦插挽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