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竹叶子发黄通常由养护不当引起,需根据具体原因调整养护措施。以下是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:
1. 浇水不当
过湿:盆土积水导致烂根,叶片从基部发黄。
过干:长期缺水,叶片干枯发黄,伴随土壤干裂。
2. 光照不适
强光暴晒:叶片被晒伤,出现黄斑或整片焦黄。
长期荫蔽:光线不足导致叶片稀疏、颜色暗淡发黄。
3. 空气干燥
文竹喜湿润环境,湿度过低(如空调房、暖气房)易叶尖干枯。
4. 营养缺乏或过量
缺肥:老叶先黄,整体生长缓慢。
肥害:施肥过浓或未腐熟有机肥导致烧根,叶片焦黄。
5. 温度不适
低于10℃易受冻害,高温(>30℃)导致叶片萎蔫。
6. 土壤板结或盐碱化
长期未换盆,土壤透气性差,根系无法正常呼吸。
7. 病虫害
红蜘蛛、介壳虫侵染,或感染叶枯病等。
1. 调整浇水
过湿黄叶:
立即停水,通风晾干盆土。
检查根系,剪除腐烂部分,换透气新土重新栽种。
干旱黄叶:
逐步补水,避免一次性浇透,可浸盆法恢复湿度。
2. 改善光照
移至光线明亮的散射光处(如东向/北向窗边),避免直射强光。
长期荫蔽可逐渐增加柔和光照,勿突然暴晒。
3. 增加湿度
每天向叶片及周围喷雾23次(避免积水)。
使用加湿器,或将花盆置于铺有湿石子的托盘上。
4. 合理施肥
生长期(春、秋)每152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(如腐熟淘米水或花卉专用肥)。
若肥害,用清水冲洗盆土,暂停施肥12个月。
5. 控温与通风
保持温度1525℃,冬季远离冷风,夏季避免高温闷热。
加强通风,但避免直接吹冷风或热风。
6. 换盆换土
每12年换盆一次,使用疏松肥沃的土壤(配方:腐叶土4份+河沙2份+园土2份+有机肥2份)。
换盆时修剪老化、过密根系,促进新根生长。
7. 病虫害防治
红蜘蛛/介壳虫:用棉签蘸酒精擦拭,或喷施吡虫啉、印楝素。
叶枯病:剪除病叶,喷施多菌灵或代森锰锌,加强通风。
浇水:遵循“见干见湿”,土表2cm干后浇透,冬季减少频率。
修剪:及时剪除黄叶、枯枝,减少养分消耗。
清洁:定期用湿布擦拭叶片,避免灰尘阻塞气孔。
通过以上调整,文竹通常12个月可恢复生机。若黄叶持续加重,建议检查根系健康状况或咨询专业园艺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