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资讯

如何种植紫甘蓝

2025-02-25 23:52:52

紫甘蓝的种植步骤如下:

选地整地

选择土壤肥沃、排水良好、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种植。

翻松土地,施入有机肥,如鸡粪、牛粪、羊粪等,以及复合肥,以保证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。

播种育苗

紫甘蓝通常在8-9月份播种,也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在3月份播种。

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水,覆盖地膜保温,约5天后出苗,及时揭开地膜,保持土壤湿润,清除杂草。

幼苗出土后,保持土壤湿润,及时清除杂草。真叶长出后,进行间苗,保持适当的株距。

合理密植

幼苗长出5-6片真叶时,进行移栽。行间距60厘米,株间距50厘米,每亩种植2000株。

田间管理

定植后7-10天内,白天温度控制在25-27摄氏度,夜间13-15摄氏度。进入莲座期和结球期,白天温度控制在18-20摄氏度,夜间12-15摄氏度。

缓苗后15天,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,每亩施尿素15-20千克。第二次追肥于莲座叶封垄前、球叶开始抱合时,每亩施尿素10千克、硫酸钾5千克。第三次在结球期,每亩施尿素20千克、硫酸钾10千克、磷肥10千克,随即浇水。

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,浇水应选晴暖天气,阴天不宜浇水。

温度和湿度控制

紫甘蓝喜欢凉爽的种植环境,种子发芽温度范围广,发芽最适温度为18-20度。

紫甘蓝比较喜欢湿润的种植环境,一般在80%-90%的相对空气湿度下,植株生长最好。

光照管理

紫甘蓝对光照强度要求不严格,在长日照、强光照的条件下,可以促进植株发育;但到了结球期,要求较短日照和弱光,有利于结球。

收获

紫甘蓝的生育期一般为90-120天,根据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,收获时间也会有所差异。一般来说,当紫甘蓝的叶球紧实、色泽鲜艳时,即可进行收获。
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有效地种植出健康且高产的紫甘蓝。在种植过程中,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照条件,以及合理施肥和浇水,是提高紫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关键。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方川农业网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