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资讯

水稻养泥鳅怎么养

2025-02-26 15:22:09

在稻田中养殖泥鳅是一种高效的农业模式,能够同时提高粮食产量和养殖效益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:

稻田选择与整治

选择稻田 :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清新无污染、进排水方便、田埂坚实不漏水、地势平坦、土质肥沃疏松的稻田。稻田土以黏性土质为佳。

整治稻田

加高加固田埂,高50厘米,底宽50厘米,顶宽40厘米,并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。

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,便于日后捕捞。

开挖建造鱼凼,面积占整块稻田面积的3%~5%,每口凼深0.5~1米。

安装进、排、溢水管,使整个农田中的水达到良性流转。

安装拦鱼设备,防止泥鳅逃逸。

泥鳅放养

放养时间:

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,一般每亩放养4—5万尾。

放养密度:

一亩投苗1-1.5万尾,过多易导致水质恶化,影响水稻产量。

种苗选择:

选择健康的泥鳅种苗,确保没有明显的疾病或损伤。

饲料管理

天然饵料:

利用稻田中的昆虫、水生植物和小型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。

人工饵料:

搭配投喂米糠、蝇蛆、蔬菜、杂草等,每天喂一次。热天应搭棚遮荫或加深水位至60厘米。

投喂量:

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水质情况,合理控制投喂量,避免水质恶化。

水质管理

定期检查:

定期检查水质,确保氧气含量充足,pH值适宜。

调节水质:

水温达30℃时,要常更换新水,并增加深度,降低水温。

疾病防治

预防措施:

保持稻田环境清洁,定期清理养殖设施,减少疾病发生。

治疗方法:

一旦发现疾病症状,及时隔离治疗,如使用烟蔸根、茶树上的蚂蚁窝等中草药进行防治。

捕捞与收获

捕捞时间:

泥鳅通常在5到6个月后可以开始收获,使用捕鱼网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小心捕捉。

收获方法:

在稻田割稻时进行捕捞,每亩约可产成鳅量25—35公斤。

其他注意事项

防鸟:

在稻田周围设置防鸟网,防止鸟类残食泥鳅。

少施农药:

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,若需使用,应分批下药,避免药液喷到水面。

免耕法:

双季晚稻栽种时,最好采用免耕法,避免机械损伤泥鳅。

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,可以实现稻田养泥鳅的高效养殖,既节约水面资源,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方川农业网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