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资讯

泥鳅打印病

2025-02-26 15:24:38

泥鳅打印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主要由寄生虫引起,如泥鳅打印虫、线虫和吸虫等,这些寄生虫会侵入泥鳅的鳃部组织,繁殖并破坏鳃器官的正常结构,导致泥鳅的呼吸受阻,营养代谢受损。此外,该病也可能由细菌引起,如嗜水产气单胞杆菌。

症状

泥鳅打印病的症状包括:

病灶处浮肿、红色、呈椭圆形或圆形,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,似打上印章。

鳃组织瘀斑、肿胀,触感软。

呼吸困难,泥鳅表现出呼吸急促、鳃腔打开和关闭的频率增加。

体表黏液异常,表面较为粘腻。

行为异常,如活动力减弱、摇摆不稳。

病情恶化后,泥鳅体表的黑点和打印状会逐渐扩散和加重,体重减轻,行动迟缓,最终死亡。

防治技术

环境管理

保证池塘等鱼塘的水源清洁,保持自然和谐状态。

避免高密度养殖,以免增加泥鳅间繁殖的机会。

定期更换水质,保持水质清洁。

控制饲养密度,防止过度密集养殖。

药物预防

葡萄糖硫酸氯化钠剂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性药物,可用于泥鳅打印病和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,但使用药物的量要控制好,以免把药物浴量过量造成泥鳅死亡。

使用0.5g/m³二溴海因全池泼洒。

饲料中加入0.1%土霉素和0.1%大蒜素,连喂3—5天。

用0.1~0.3毫克/升的溴氯海因全池泼洒1次。

用2%的石炭酸或漂白粉干粉直接涂抹患处。

综合治疗

对于已经感染的泥鳅,选用温度适宜的药物治疗,以加快伤口的恢复和病情的消退。

改变水质环境,增强泥鳅的耐病能力。

使用特效抗生素进行治疗,可以口服抗生素或在缸内浸泡。

使用五倍子、三氯异氰尿酸、二氧化氯、聚维酮碘等药物进行治疗。

预防与控制

提高养殖池的水质,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预防泥鳅打印病的关键。

加强疫病监测与检测,及时识别病症进行有效的防治。

规范养殖操作,如定期更换水质、及时清理缸底杂物等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泥鳅打印病的发生和传播。建议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防治技术,以确保泥鳅的健康生长。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方川农业网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