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资讯

稻田怎么养泥鳅

2025-02-26 15:25:24

稻田养殖泥鳅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综合经营模式,它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,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:

稻田选择与改造

选择适宜的稻田 :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良好、排灌方便、土壤肥沃的稻田进行养殖。

水质检测:

在养殖之前,进行水质测试,确保水中的氧气含量、温度、pH值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。

稻田改造

在稻田内开挖环形沟,一般宽约2米,深约0.8米,以便泥鳅栖息和觅食。

在稻田两端设置进、出水口,以利于水循环。

田埂四周要围网,高度0.5米,防止泥鳅逃逸。

泥鳅放养

放养时间:

在插秧后10天左右放养泥鳅,此时稻田已基本稳定,适宜泥鳅生长。

放养密度:

根据稻田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,合理确定放养密度。一般每亩可放养鳅种5-10万尾。

种苗选择:

选择体质健壮、规格整齐、无病无伤的鳅种放养。

饲料投喂

饲料种类:

泥鳅是杂食性鱼类,可以吃虫子、水生植物和小型底栖生物。饲料可选用鱼饵、蚯蚓、米糠、麸皮等。

投喂量:

投喂量一般为泥鳅体重的3-5%,根据天气、水质等情况灵活调整。

投喂地点:

可选择在环形沟附近,以便于泥鳅集中摄食。

水质管理

保持水质清新:

定期清理杂草和水面漂浮物,避免对泥鳅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。

控制水位:

保持稳定的水深,过高或过低的水位都会对泥鳅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。

调节水质:

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调节水质,以利于泥鳅生长。

疾病防治

预防为主:

定期对稻田进行消毒,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田泼洒。

及时治疗:

密切关注泥鳅的健康状况,一旦发现疾病症状,及时采取措施,如隔离患病鱼只、使用药物治疗等。

捕捞与销售

收获时间:

泥鳅通常在养殖90-120天后进行收获。

收获方法:

使用捕鱼网或其他合适的工具,小心地捕捉泥鳅,确保鱼类在收获过程中不受伤害。

其他注意事项

防鸟:

由于鸟类易残食泥鳅,稻田养殖沟应盖鱼线网,以防损失。

投放大规格泥鳅苗:

规格在5-6厘米以上的泥鳅苗对敌害抵御能力很强,可以减少疾病和损失。

适当投喂:

由于水稻害虫等天然饵料不能满足泥鳅的生长需要,日常应适当投喂发酵的玉米、麸皮等,或是配合饲料,以保证泥鳅正常生长。

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,可以有效地在稻田中养殖泥鳅,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方川农业网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