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资讯

泥鳅总类

2025-02-26 15:42:23

泥鳅总共有以下几种:

真泥鳅:

也叫泥鳅,体形为长圆柱形,尾部侧扁,口下位,呈马蹄形,尾鳍圆形,鳞片细小,埋于皮下。体背及背侧为灰黑色,并有黑色小斑点;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,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。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
大鳞副泥鳅:

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,体形酷似真泥鳅,鳞片大,埋于皮下,尾鳍圆形。

中华沙鳅:

也叫钢鳅,分布于长江中、上游,吻长而尖,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,常在底层活动。

大斑花鳅:

分布于长江中、下游及其附属水体,生活在江河、湖泊的浅水区,个体小,数量少。

中华花鳅:

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江河,生活于江河水流缓慢处。

长薄鳅:

分布于长江上、中游,从湖北、湖南到四川西部,常栖息于河沟、湖泊及沼泽砂质泥底的静水或缓流水体,适应性较强。

北方须鳅:

分布于蒙古及我国内蒙古、黑龙江、辽宁、吉林等地。

台湾泥鳅:

分布于台湾地区。

青鳅:

分布于全国各地,体色多为青黑色,体型与泥鳅相似,但具体特征不详。

二色中泥鳅:

分布于全国各地,体色多为灰黑色和浅黄色相间,具体特征不详。

这些泥鳅种类在形态、分布和生活习性上有所不同,但都属于鲤形目、鳅科、泥鳅属。它们在水产市场上较为常见,是常见的养殖鱼类之一。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方川农业网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