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的催产温度有以下几种方法:
低温催产法将泥鳅放置于温度为16-17℃的水中,然后将水温降低到12-13℃,并在此条件下饲养3-7天,后逐渐将水温升高到22-23℃。
高温催产法将泥鳅放置于温度为25-28℃的水中,然后将水温降低到16-17℃,并在此条件下饲养3-5天。
人工催产催产适温为22~28℃,最适水温为25℃。
催产药物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或垂体(PG)的效果好,HCG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100~200IU/尾,PG为0.5~1.0mg/尾,雄鳅剂量减半。
注射时间最好在12:00~13:00,人工授精时间刚好安排在后半夜。
综合催产方法每尾雌鳅用量在1-2毫克范围内,用量视亲鳅个体大小、催产时期的早晚、水温的高低而定。
一般水温在25-30℃时,正是繁殖盛期,催产剂量可低些;水温在25℃以下或30℃以上时,可适当高些。
注射时间最好在中午12时至13时。
建议
选择合适的水温:根据泥鳅的发育阶段和繁殖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温进行催产。通常高温催产法(22-28℃)和人工催产(最适水温25℃)较为常用。
使用催产药物:根据泥鳅的个体大小和性腺成熟度选择合适的催产药物和剂量,通常HCG和PG效果较好。
注射时间:尽量在中午12时至13时进行注射,以提高催产成功率。
环境控制:在催产过程中,保持水温稳定,避免温度波动过大,以免影响催产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