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资讯

泥鳅的胀气病

2025-02-26 15:45:17

泥鳅的胀气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主要表现为腹部鼓胀、浮于水面、精神萎靡、游动能力差等症状。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灌水过早或过多:

在养殖过程中,如果水体中形成大量的有机物,如泥沙、食物残渣、泥鳅粪便等,灌水过早或过多会导致有机物浓度过高,堵塞泥鳅体内消化道,使得细菌大量繁殖,产生大量气体,导致胃肠胀气。

饲料过量:

养殖者为了增加泥鳅的食欲,往往会过量喂食,尤其是人工饲料。过多的饲料会堵住泥鳅体内消化道,使得有机物的浓度过高,最终导致气体在泥鳅的肠胃内堆积,引发胀气病。

水质不良:

泥鳅需要较好的水质环境,水中若存在有害菌群,泥鳅容易感染疾病。高温蓝藻繁生和水体缺氧时,更容易导致泥鳅胃肠胀气病的发生。

肠呼吸:

泥鳅除了通过鳃和皮肤呼吸外,肠道也可以用于呼吸。投料时,泥鳅的肠呼吸次数增加,导致气体在肠道内积聚,从而引发胀气病。

水温:

泥鳅适宜的水温为14~28℃,最适水温为23~26℃。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泥鳅的消化和呼吸,进而诱发胀气病。

食性:

泥鳅杂食,植物性饵料消化速度和转化率偏低,而动物性饵料消化速度及转化率较高。人工养殖时,如果饲料投喂过多,泥鳅难以快速消化吸收,容易引发胀气病。

预防措施

控制灌水量:

定期、适量灌水,遵循“少水多换”的原则,避免一次性灌水过多。

合理投喂:

控制投喂量,避免过量喂食,尤其是在高温季节,应减少饲料投喂量,避免饲料变质。

改善水质:

保持水质清新,定期换水,改良底质,控制底泥排放气体,减少水体中气体的含量。

增氧:

在泥鳅塘中设置增氧机,增加水体溶氧量,避免因缺氧导致的胀气病。

疾病预防:

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底质改良,预防细菌性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泥鳅的胀气病,提高养殖效益。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方川农业网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