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资讯

泥鳅疾病的防治

2025-02-26 15:46:05

泥鳅在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病害,以下是一些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:

气泡病

症状:病鳅浮于水面,肚皮鼓起似气泡,尤其在鳅苗阶段易发生。

防治方法

加水前进行曝气,降解水中有机物。

加强日常管理,合理投饲,防止水质恶化。

发病时,立即加入新鲜水,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,用量为4kg/亩~6kg/亩。

提高水体pH和透明度,缓解症状。

白尾病

症状: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,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,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,鳅苗头朝下,尾朝上,垂直于水面挣扎,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,随即死亡。

防治方法

将八黄散加入25倍重的0.3%氨水浸泡,连汁带渣全池泼洒,使水体浓度为3ppm。

将1千克干乌桕叶(合4千克鲜品)加入20倍重量的2%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,再煮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,使池水浓度为4ppm。

漂白粉(有效氯30%)溶于水,全池泼洒,使池水浓度为1ppm。待4小时后,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(磨碎后开水浸泡)使池水浓度为3ppm,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。

赤皮病

症状:体表充血发炎,可蔓延于全身,鳍或鳍基部充血,鳍端腐烂,常有缺失,鳍条间软组织多有肿胀,甚至脱落呈梳齿状,常继发感染水霉病。病鳅时常平游,浮于水面,动作呆滞、缓慢,反应迟钝,死亡率高达80%。

防治方法

鲜蟾酥10克,于凉水中搅拌均匀,全池泼洒,浓度为0.5ppm,每3天1次。

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,浸洗病鳅15分钟~20分钟;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.04%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,连喂3天。

水霉病

症状: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,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。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。

防治方法

发现此病,用2%~5%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~10分钟,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/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~30分钟。

泥鳅苗种下塘前用3%~5%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~10分钟。

感染时用0.04%小苏打和食盐混合液全池泼洒。

寄生虫病

症状: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、三代虫等寄生虫,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,急促不安,或在水面打转。

防治方法

发病鱼池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.5克硫酸铜和0.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全池泼洒。

将泥鳅幼苗放在食盐水(2%)当中15分钟。

烂鳍病

症状:病鳅的鳍、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、溃烂,尾鳍、胸鳍发白并溃烂,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,并有红斑肌肉外露,停食,衰弱致死。夏季易流行。

防治方法

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。

用氟苯尼考、恩诺沙星等抗菌药拌入饲料连喂3天即愈。

打印病

症状:病鳅主要表现为身体上病灶浮肿,椭圆或圆形,红色,患部主要在尾柄两侧,似打上印章。

防治方法

漂白粉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方川农业网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