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小鹅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细心的管理,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:
1. 选择健康雏鹅
挑选活泼好动、叫声清脆、腹部柔软、绒毛整洁的雏鹅,避免弱雏或畸形。
推荐品种:肉用可选狮头鹅、溆浦鹅;蛋用可选四川白鹅、豁眼鹅。
2. 运输管理
运输时注意通风,避免高温或寒冷,防止雏鹅脱水或受凉。
1. 育雏室要求
温度:1周龄保持2830℃,每周降2℃,4周后过渡到常温。
湿度:控制在6070%,避免潮湿引发球虫病。
消毒:提前用石灰水或消毒剂清洁场地,垫料(稻草、木屑)需干燥、勤换。
2. 场地规划
分栏饲养,每平方米密度:1周龄1520只,2周龄1015只,逐渐降低密度。
后期可设置户外活动区,提供遮阳棚和清洁水源。
1. 开食与饮水
初饮:雏鹅出壳24小时内喂0.02%高锰酸钾温水,促进胎粪排出。
开食:用碎米、小米或雏鹅专用饲料,搭配切碎的青饲料(如莴苣叶)。
2. 饲料配比
03周:精饲料(玉米、豆粕、鱼粉)占70%,青饲料30%,每日喂68次。
4周后:增加青饲料比例至60%,添加贝壳粉补钙,每日喂45次。
育肥期:添加玉米、稻谷等高能量饲料,限制运动促进增重。
3. 放牧结合
2周后开始短时放牧(避开正午),选择草地、稻田等,逐步延长放牧时间。
1. 疾病预防
疫苗接种:1日龄注射小鹅瘟血清,7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。
常见病防治:
小鹅瘟:隔离病鹅,注射高免血清。
痛风:降低饲料蛋白含量,增加饮水。
寄生虫:定期用阿苯达唑驱虫。
2. 日常观察
注意鹅群精神状态、粪便颜色(健康粪为灰绿色),发现缩颈、拉稀等及时处理。
1. 肉鹅出栏
7090日龄体重达3.54.5公斤时及时出售,过晚影响肉质。
2. 种鹅管理
选择体型匀称、性成熟的个体,产蛋期补充光照至14小时/天,提高产蛋率。
防寒防暑:夏季遮阴通风,冬季铺垫草保温。
避免应激:换料、转群时循序渐进,减少惊吓。
卫生清洁:每日清理食槽、水槽,定期更换垫料。
通过科学喂养和精细管理,小鹅成活率可达90%以上,养殖效益显著提升。新手建议先小规模试养,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规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