蝴蝶兰(Phalaenopsis)是常见的观赏兰花,因其花形似蝴蝶而得名。其养殖需注意以下关键点,以模拟原生热带环境:
光照需求:喜散射光,忌直射强光。适合放置在东向或西向窗台,夏季需遮阴(遮光率50%70%),冬季可接受柔和直射光。
光照不足表现:叶片深绿、徒长、不开花;光照过强:叶片发黄、晒斑。
适宜温度:日间1828℃,夜间1520℃。昼夜温差510℃可刺激花芽分化。
越冬温度:不低于15℃,低于10℃易冻伤。促花技巧:秋季夜间降温至1416℃持续46周,促进花芽形成。
湿度要求:空气湿度60%70%。干燥环境可通过加湿器、浅水托盘(鹅卵石+水)或喷雾增湿(避开叶心)。
通风关键:保持空气流通,预防病害,但避免强风直吹。
浇水原则:“见干见湿”,基质表面干燥后浇水,忌积水。通常夏季57天一次,冬季1015天一次。
水质建议:雨水、纯净水或晾置24小时的自来水,避免冷水刺激根系。
烂根处理:剪除腐烂根系,浸泡多菌灵后晾干,换新基质重新栽种。
推荐配方:松树皮(70%)+水苔(20%)+木炭(10%),或椰壳块、火山石等透气材料。
换盆周期:12年一次,选花后或春季进行。新盆选择:比原盆大12号,带透气孔。
生长期(春夏季):每2周施一次兰花专用肥(氮磷钾均衡,如202020),稀释至1/4浓度。
花期前:增施磷钾肥(如103020),促进花芽形成。花期中停肥,花后补充均衡肥。
注意:高温(>32℃)或低温(<15℃)时停止施肥。
花期:自然花期冬春季,单朵花可持续23个月。
花后修剪:从花茎基部向上保留23节剪除,可能诱发二次开花。若花茎枯萎则齐根剪除。
延长花期:避免强光、高温(>25℃)和频繁移动花盆。
常见病害:
根腐病:多因积水,需换盆并修根。
叶斑病:剪除病叶,喷施代森锰锌或百菌清。
常见虫害:
介壳虫:棉签蘸酒精擦拭,或喷施介壳灵。
红蜘蛛:增加湿度,喷施阿维菌素。
分株繁殖:侧芽(高芽)长出34片叶及23条气生根后,切离母株单独栽种。
花梗催芽:花谢后保留花梗,剪去顶端,涂抹细胞分裂素(如6BA)可诱导新芽。
黄叶:检查是否光照过强、浇水过多或肥害。
不开花:调整温差、增加光照或补充磷钾肥。
消苞:避免温度骤变、缺水或通风不良。
养护口诀:
散光温湿要均衡,干湿循环根健康;
薄肥勤施避浓肥,通风防病花期长。
通过模拟原生环境并结合定期观察,蝴蝶兰可多年复花,成为家居优雅的亮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