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催产药配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(HCG)雌鱼剂量为每克体重20-40国际单位,雄鱼减半。
雌鳅每克体重注射15~20国际单位,雄鳅剂量减半。
每尾雌鳅注射1-2毫克HCG,雄鳅减半。
鲤鱼脑垂体 (PG)每尾鳅用1~2个。
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(HCG) 结合使用效果更好,具体配方如LRH-A8毫克/尾加上HCG500国际单位/尾,催产效果达85%以上。
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每尾注射80~150微克。
林格氏溶液每尾雌泥鳅注射0.1~0.2毫升激素溶液,雄泥鳅减半。
其他添加剂地欧酮3毫克/尾,与HCG结合使用效果较好,催产率达80%以上。
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项:
注射时间:一般选择在晚上7-8时。
注射部位:背鳍基部肌肉。
雌雄比例:一般为1:2或1:3。
孵化条件:水温保持在25℃左右,注射后12小时可发情,进行人工采卵受精。
药物溶解:将催产剂溶解在生理盐水中,注射时用量为每尾雌泥鳅0.2毫升,雄泥鳅减半。
建议:
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根据泥鳅的具体情况(如个体大小、成熟度、水温等)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配方。
催产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,建议多次试验以找到最佳配方和操作方法。
注射时要轻柔,避免损伤泥鳅,确保催产过程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