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养殖场地需要满足以下要求:
地点要求养殖基地应建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,便于饲料和泥鳅苗的购买以及商品泥鳅的出售。
电压要稳定。
靠近江河、湖泊等水源,并且水源没有受到污染。
地势要略高,方便排水和管理。
底质要求养殖基地应建立在黏质土壤上,最好是带有腐殖质的土壤,以保证良好的保水性能。
如果土壤渗水较快,应在池塘底部铺上塑料布,上面铺上三合土(23-30厘米),再铺上30-50厘米厚的淤泥。
水质要求水质以江河湖水为宜,使用井水养殖应先暴晒3-4天后再使用。
水体pH值控制在6.5-7.5之间。
水体氧气溶解量在4-5mg/L以上。
养殖池要求主要包含产卵池、孵化池、育苗池以及成鳅池。
池塘面积可大可小,但以东西长、南北短为好,有利于泥鳅的生长。
池塘两侧应设有进水渠和排水渠,形成并联结构,便于单独管理。
在池塘中间和池塘与渠道之间,留出行走的道路,作为日常管理的通道。
需要有晾水池的位置,以保持水温稳定。
防逃设施养殖池周围用网片、塑板或瓷板做围墙,以防蛇、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。
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,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、苗种进入池塘。
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,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,排水口设在鱼溜底部,并用PVC管接上以高出水面30厘米。
其他要求养殖场所应水源充足,排水方便,能自灌自排。
水质应清新,无污染,土质中性或微酸性,阳光充足,环境安静。
交通便利,供电正常。
综上所述,泥鳅养殖场地需要选择交通便利、水源充足、水质良好、底质适宜的地方,并且要具备完善的养殖设施和管理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