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水花苗的成活率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几点:
清塘彻底:在放苗前,必须彻底清塘,消灭野杂鱼、螺类等敌害生物,稳定水质,防止疾病发生。
苗种选择:优选静水苗,因为静水孵化繁殖更接近自然繁殖,下塘后水花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更强。
放花时机:应在泥鳅水花未开口、卵黄还有小部分、身体未完全发黑前下塘。同时,下塘时塘口不能太肥,不能有肉眼可见的浮游动物。
塘口水深:水位一般控制在1.3-1.5米之间,这样有利于水花存活,水体太深不利于温度上升,太浅水温上升过快。
增氧:下塘后要保证水体溶氧充足,特别前7天。建议使用底盘式或叶轮式增氧机,以打破水体分层,防止水体老化。
水质调控:保持水质稳定,定期补充有益微生物制剂和营养盐,维持水体肥度,预防气泡病和寄生虫病。
合理密度放苗:放苗密度要适中,避免过密导致鱼苗应激和疾病发生。
投喂管理:开口饵料应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,密度大、维持时间长,有助于鱼苗开口。投喂要少量多餐,保证鱼苗有充沛适口的饵料。
防止敌害:设置围网,防止青蛙、鳗鱼、蛇等敌害生物的伤害,特别是在蝌蚪等敌害生物繁殖期。
疾病预防:定期检查池塘,发现疾病及时治疗,避免滥用药物拖延病程,造成幼苗损伤。
综合以上因素,要想提高泥鳅水花苗的成活率,需要从清塘、苗种选择、放花时机、水深控制、增氧、水质调控、合理密度放苗、投喂管理、防止敌害和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