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藕塘中养泥鳅可以采用立体、生态、高效的养殖模式,这种模式能够净化水质,为泥鳅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:
藕塘改造藕塘四周的塘基需要加高加固,塘深控制在0.8~1米,水深保持在0.5米左右。
在藕塘内靠近塘基四周开挖环状围沟,沟宽1米、深0.5米。在塘中间开挖“十”字形沟通向围沟,宽、深均为0.5米,各沟均向排水口倾斜。
每块藕塘设置高进低出的排水系统,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在藕塘两端,排水口安装20~30目的网布防止泥鳅逃逸。
施基肥在种藕前将塘水排干,晒塘1周。每667平方米(1亩)施发酵好的农家肥250千克,再晒塘2~3天,使农家肥充分分解,让塘土吸收,然后蓄水种藕。
品种选择藕种可选用太空莲36号,鳅种选本地泥鳅或台湾泥鳅。太空莲36号为浅水类型莲子品种,生长势较强,花果期、采摘期特长,荷梗、花梗较短,花呈淡红色,莲蓬数量较多,呈偏凹状,平均每蓬实粒数为17~18粒,结实粒为85%左右,籽粒圆滑有光泽,百粒重100克左右,一般每公顷莲子产量为1350~1500千克,高产田块可达1800千克,抗病性稍差。
苗种放养放养鳅苗的时间宜选在3~4月,在栽藕后7~10天,塘水深度保持在0.5米左右。放养密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,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15~30尾泥鳅。
饵料投喂泥鳅进田后第一周不投喂饲料,让泥鳅摄食藕田中的自然饵料。一周后,根据泥鳅的生长情况,逐渐增加投喂量,水温15℃时,日投量为鳅体重的2%,水温升高,投喂量增加,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0%。
日常管理每天投喂2次,上午6:00-7:00时喂70%,下午1:00时喂30%。要经常检查堤防设施,如发现有漏洞、破网或崩塌,应立即堵塞和补修,防止鸟、鼠、蛇等敌害。
一般每月换水一次,适量施放生石灰或漂白粉,以保持水质清新,防止疾病发生。
疾病防控在放养前,泥鳅苗种需要进行药浴消毒,毁灭体表寄生虫和细菌。常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、强氯精等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在藕塘中建立一个高效的泥鳅养殖系统,实现莲藕和泥鳅的共生共长,提高养殖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