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藕田养泥鳅的过程中,捕捞是一个重要的环节。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捕捞方法:
地笼捕捞在藕田中的“鱼沟”内放入地笼,地笼内放置少量伺料,泥鳅会被诱入其中。2天左右即可起捕绝大多数泥鳅。
对于稻田和藕塘余下的少量泥鳅,可以将水位提高让整塘都有水,过几天再次在“鱼沟”安放地笼,用纱网袋或布袋装少量伺料放于地笼中,以吸引泥鳅钻进去,这样反复几次,基本可以将稻田和藕塘中的泥鳅捕完。
冲水法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,然后放水进池。泥鳅受流水刺激,逆水上游,群集于进水口附近。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,便可将泥鳅捕获。
诱捕法把煮熟的牛、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、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,用其香味引来泥鳅。
干塘法冬季,水温降至15℃~12℃时,泥鳅会钻入池塘底泥中。先把水排干,将池塘、稻田划成若干块,中间挖排水沟,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,便于捕捉。
药物诱捕使用茶枯等药物,将稻田内水降至3cm左右,在稻田的四角设置由淤泥堆聚而成,巢面逐步倾斜并高于水面3~8cm的鱼巢。鱼巢内放入诱饵,施药后第二天早晨,将鱼巢内的水排完,即可捕捉泥鳅。
袋捕法用麻袋、聚乙烯布袋,内放破网片、树叶、水草等,并放入诱饵,放在水中诱泥鳅入内,定时提起袋子捕获泥鳅。
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使用,以达到最佳的捕捞效果。建议在捕捞过程中注意操作细致,避免对泥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,确保泥鳅的健康和成活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