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泥鳅养殖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水源条件泥鳅养殖需要干净的水源,虽然对水源的要求不高,但不能有污染。池塘应靠近水源,方便后期加水。
水质要求溶解氧量在16小时以上应大于5毫克/升,其余时间不低于4毫克/升。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89.25~142.8毫克/升,有机耗氧量在30毫克/升以下,氨氮0.1毫摩尔/升,硫化氢不允许存在。
池塘建设池塘面积一般控制在5-10亩为宜,池塘深度在1.5-2米之间。池塘底部应铺设一层泥沙,以便为泥鳅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。
池塘周围应设置防逃设施,防止泥鳅逃逸。
苗种选择选择健康、生长快、适应性强的泥鳅苗种。苗种应体型健壮、体表光滑、无病虫害。
苗种放养前应用8~10毫克/升漂白粉溶液进行浸洗消毒,浸洗消毒时间为20~30分钟。
养殖技术养殖前必须掌握好养殖技术,包括喂食、控温、换水等管理工作。
每天固定两次喂食,食物可采取发酵后的人工饲料。当水温超过30度时,泥鳅可能会出现死亡,因此池塘里的水温要控制好。
在高密度的饲养情况下,安装增氧设备是必要的,以满足泥鳅对高溶氧的需求。
环境条件养殖场地应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清新、无污染、排灌方便的地方。同时,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。
泥鳅喜欢在淤泥里生活和嬉戏,因此池塘应有一定量的淤泥,并且最好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建立池塘,以便水里的海草、藻类植物生长,提供植物性饲料。
其他注意事项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水质调控,保持水质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,水色以黄绿色为佳,透明度以20~30厘米为宜。
在春夏之交,气温快速回升,微生物大量繁殖,为泥鳅提供了大量饵料,且水温恒定,非常适合泥鳅养殖。
综上所述,广西泥鳅养殖需要选择干净的水源,合理规划池塘建设,选择健康的苗种,掌握养殖技术,并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,以提高养殖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