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蛭和泥鳅的捕捞方法有多种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:
草束捕捉法将稻草扎成60厘米长一束,前后端都要绑好,然后粘上蛙血,翌日取出草束,即可捕到水蛭。
竹竿捕捉法用直径10厘米以上的大竹子,锯成60厘米长,劈开成两半,将中间的节去掉,然后在竹筒内涂上新鲜蛙血(或禽畜血),按原来的形状合好绑牢,放在水蛭经常出入的水域,使竹筒淹没在水面下5厘米处。用棍棒搅动水,使蛙血的腥味扩散,水蛭闻到腥味后纷纷游到竹筒内吸吮蛙血,第二天便可在竹筒里捕到许多水蛭。
簸箕捕捉法将杀死的蛙(或猪肺等动物内脏)用纱布包好,绑在簸箕里面,然后放在水蛭经常出入的水域,吊入水面下20厘米处,水蛭就会进入簸箕摄食,次日提起簸箕,收获颇丰。
丝瓜捕捉法将丝瓜络或废棉花绑捆在几尺长的细木棍或竹竿的一端,放入猪或牛的鲜血里浸一下,再略加晾晒,使血在丝瓜络或废棉上粘得牢固一些。然后,把这些细木棍或竹竿插到蚂蟥较多的水田或沼泽中,使有丝瓜络或废棉的一端向上并闷在水中。
灯光诱捕法晚间用灯光照射水面,水蛭具有一定的趋光性,然后用操网捞取,适用于少量捕捞。
食物诱捕法将竹筒剖成两半,除去中间疤节,将畜禽血涂于竹内,再按原来形状捆好,插在水池角上,让水淹没,然后用树枝搅动池水,使血腥味四处扩散,水蛭闻腥后即到竹筒内吸血,次日早晨取出竹筒,即可捕到水蛭。或者用一竹筛,上面扎以用纱布包装的动物血或内脏,将筛绑在竹竿末端,手拿竹竿另一端,使竹筛在水池内慢慢移动,当水蚱嗅到腥味时,纷纷进人筛内。再把竹筛提起,即可获得水蛭。
干塘捕捉法池塘排干水捕捉泥鳅,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少,而未钻泥过冬时的秋天进行。或者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留余时,则只好干塘捕捉泥鳅。方法是先将池水排干,然后根据成鳅池的大小,在池底开挖几条宽40cm,深25~30cm的排水沟,在排水沟附近挖坑,使池底泥面无水,沟、坑内积水,泥鳅会聚集到沟坑内,即可用抄网捕捞。若池大未捕尽,可进水淹没池底几小时,然后慢慢放水只剩沟坑内水,继续用抄网捕捞。若池中还有泥鳅钻到泥中未捕到,则再进水淹没池底过夜,第二天太阳未出之前慢慢放水,再重复捕一次,基本捕尽池中的泥鳅。
笼捕鳅笼笼长30厘米,直径9厘米左右,笼口装有能进不易出的倒须,另一端出鱼口直径约2厘米。捕鱼时,先在笼内装入泥鳅喜食的饵料团块,并堵住进鱼口,将笼沉入集鱼坑中,每隔0.5~1小时起笼取鱼1次,不要间隔时间太长,以防止笼内泥鳅过多窒息而死。
盆捕将盆内放入煮熟的猪、羊骨头等,盆口蒙上一块白布,布中央开一个比泥鳅略粗的圆孔,将盆口朝下按入泥底,使盆口与池底相平,诱使泥鳅从小孔钻入摄食而被捕获。
挑网挑网展开后是一个扁扁的椭圆形,沿着网的长轴对折,折叠后在其中一边每隔一段距离配上小铅块,另外一边每隔一段距离固定上一小块泡沫浮漂。在长轴的两个顶点各系上一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