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繁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亲鳅品质不纯繁殖企业捕捞或购买的天然野生亲鳅种类混杂,直接配组、催产,导致种质杂交,后代不纯,生长速度不一,影响生产。
在市场上购买的商品泥鳅,大多是人工催产后培育出来的,实际上是近亲繁殖。
野生苗种冒充人工苗种在泥鳅大量繁殖季节,采捕天然苗种,假冒人工苗种出售,由于野生苗种生长速度慢,多带病菌,体弱多病,导致成活率低,增加了养殖成本。
人工培育技术问题人工培育大规格苗种成活率相对较低,很多从事泥鳅人工繁育的个人及单位培育3—5cm的泥鳅苗成活率均在10%以下。
泥鳅苗种从鳃呼吸转为肠道呼吸为主的阶段,特别容易发生气泡病而导致大批量死亡,可能为水质恶化、开口饵料的不适性或疾病引起。
品种问题泥鳅有多个品种,不同品种生长表现差异较大,且本地品种的公鳅体长、体重只有母鳅的1/3左右,影响了单产量和养殖效益。
需要进行人工选育以克服地方品种的不良性状,但这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。
市场服务问题泥鳅养殖产业虽然发展迅速,但与该项目匹配的市场服务没有同步跟上,如专用饲料、专用鱼药、专业服务商、专业销售渠道等,导致整个产业链脆弱,养殖户面临各种制约和市场风险。
被恶意误导市场上存在用野生泥鳅苗冒充人工苗,甚至给品种贴上“新品种”标签,误导养殖户,尤其是新入行的创业者,导致大量养殖户惨淡经营,甚至血本无归。
寄生虫问题泥鳅育苗前期易暴发车轮虫、指环虫、斜管虫、复殖吸虫等寄生虫,影响苗种成活率。
综上所述,泥鳅繁育过程中存在亲鳅品质不纯、野生苗种冒充人工苗种、人工培育技术问题、品种问题、市场服务不到位、被恶意误导以及寄生虫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需要从亲鳅选择、人工培育技术、品种选育、市场服务等多方面入手,提高泥鳅的繁育和养殖成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