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野蜜蜂(如野生中华蜜蜂或其他本土蜂种)需要尊重其自然习性,注重生态友好管理。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:
1. 诱蜂箱准备
材质:选用无异味的木箱(如杉木),尺寸建议中蜂箱(如GN箱)或自制圆桶箱。
处理:内部涂抹蜂蜡或蜂蜜水,箱口保留小孔(约12厘米),模拟天然蜂巢气味。
放置位置:避风向阳、蜜源丰富(如山区、果园附近),远离污染和人类频繁活动区。
2. 分蜂期诱捕
时机:春季(35月)和秋季(910月)是分蜂高峰,易吸引野生蜂群。
观察:追踪蜜蜂飞行路线或岩石、树洞等天然巢穴,发现蜂群后及时转移。
1. 过箱操作
将收捕的蜂群轻抖入蜂箱,确保蜂王进入(可通过观察工蜂聚集判断)。
保留部分原巢脾或用巢础框引导筑巢,减少蜂群应激。
2. 日常检查
频率:每12周检查一次,避免频繁开箱惊扰。
重点:确认蜂王产卵正常、幼虫健康、蜜粉储备充足,及时清理病弱巢脾。
1. 蜜源保障
确保蜂场半径3公里内有连续蜜源植物(如油菜、荆条、荔枝等),避免农药污染。
种植蜜源植物(如紫云英、野菊花)辅助补足。
2. 补充饲喂
缺蜜期:用糖水(白糖:水=1:1)或蜂蜜水傍晚饲喂,防止饥饿。
繁殖期:添加花粉或豆粉补充蛋白质,促进幼虫发育。
1. 常见病害
巢虫(蜡螟幼虫):保持蜂多于脾,定期清理箱底蜡屑,用盐水或火焰轻灼箱体。
蜂螨:中蜂抗螨较强,意蜂需用甲酸、草酸等环保药剂防控。
烂子病:加强保温,及时换箱消毒,饲喂黄连、黄芩等中草药制剂。
2. 天敌防御
防范胡蜂、蚂蚁:缩小巢门,箱体架高并涂抹防蚁油,人工清除胡蜂窝。
越冬:
秋季留足封盖蜜脾,箱外包裹保温材料(稻草、泡沫),缩小巢门。
减少开箱,保持蜂群安静。
越夏:
遮阴通风,提供清洁水源(如箱边放置湿海绵或浅水盆)。
避免高温时段检查蜂群。
1. 法律与生态
确认当地是否允许捕捉野生蜜蜂,某些蜂种(如中蜂)可能受保护。
避免引入外来蜂种破坏生态平衡。
2. 减少干扰
野生蜂群对环境敏感,管理以“少干预”为原则,维持自然状态。
3. 取蜜原则
每年取蜜12次,保留至少1/3储蜜供蜂群自用,使用摇蜜机避免破坏巢脾。
通过模拟自然栖息环境、精细化管理和病虫害预防,可逐步驯化野生蜂群,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养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