鸽子散养是一种接近自然状态的养殖方式,适合小规模家庭养殖或生态养殖模式。以下是鸽子散养的详细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,帮助您科学管理:
1. 场地要求
地势:选择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区域,避免低洼积水。
空间:每对鸽子需至少0.51㎡活动空间,运动场面积建议为鸽舍的23倍。
环境:远离工业区、交通干道,周围可种植树木提供遮荫。
防护:场地四周安装2米高围网(孔径≤5cm),顶部加防鸟网防猛禽。
2. 鸽舍设计
结构:坐北朝南,采用开放式设计,设防风帘应对恶劣天气。
内部设施:
多层栖息架(间距30cm,离地11.5米)
产蛋巢箱(尺寸30×30×40cm,内置软垫料)
独立食槽、饮水器(防污染设计)
分区:划分成鸟区、育雏区、隔离区,便于管理。
1. 品种选择
推荐抗病性强、归巢性好的品种:
肉用鸽:白羽王鸽、卡奴鸽
兼用型:石岐鸽
信鸽类(需专项训练)
2. 分阶段饲养
幼鸽期(030日龄):巢箱内人工补喂至独立采食
青年鸽(16月龄):群养训练飞行能力,逐步开放活动范围
成鸽:配对后固定巢箱,记录产蛋周期
3. 驯化训练
归巢训练:每日定时饲喂,建立条件反射
信号训练:用固定哨音引导回巢
渐进放养:初期限制飞行时间(12小时/日),逐步延长
1. 日粮组成
基础饲料(占比70%):
玉米(50%)、小麦(20%)、高粱(15%)、豌豆(15%)
营养补充:
贝壳粉(2%)、骨粉(1%)、盐(0.5%)
添加维生素AD3粉、微量元素预混料
青饲料:每日提供新鲜菜叶(如羽衣甘蓝、菊苣)
2. 饲喂规范
每日2次(早78点,晚45点)
每只日粮量约5060g,繁殖期增加20%
设置保健砂盆(红土+木炭+碎蛋壳),自由采食
1. 防疫程序
1日龄:马立克氏疫苗(颈部皮下注射)
15日龄:新城疫IV系滴鼻
每月:驱虫(阿苯达唑10mg/kg体重)
每季度:鸽痘疫苗刺种
2. 常见疾病防治
毛滴虫病:甲硝唑0.05%饮水,连用5天
沙门氏菌:恩诺沙星10mg/L饮水,持续7天
呼吸道病:泰乐菌素0.1g/L饮水,配合通风消毒
3. 卫生管理
每日清理粪便,运动场每周撒生石灰消毒
饮水器每日清洗,每周用高锰酸钾浸泡
雨季加强垫料更换(每周2次)
1. 自然配对
公母比例1:1,观察配对行为(公鸽点头鸣叫,母鸽接受喂食)
避免近亲交配(系谱记录至少3代)
2. 孵化管理
自然孵化:记录蛋的标记(日期、父母编号)
照蛋检查:第5天(剔除无精蛋)、第12天(验死胚)
人工助产:雏鸽出壳超24小时需协助破壳
3. 雏鸽护理
初乳喂养:出壳5小时内人工灌喂鸽乳
保温:育雏区保持3032℃,每周降2℃至常温
7日龄带脚环,14日龄接种疫苗
1. 天敌防范
地面硬化处理防鼠
夜间自动感应照明驱赶黄鼠狼
饲养23只鹅作为警戒动物
2. 天气应对
夏季搭建遮阳网,设置沙浴池
冬季悬挂草帘挡风,提供温水
台风前加固鸽舍,限制外出
3. 应激管理
运输后补充电解质水(葡萄糖5%+VC)
避免突然更换饲料,过渡期57天
减少陌生人进入,保持环境稳定
成本:种鸽(80120元/对),饲料(年约40元/对)
产出:种鸽年产乳鸽1216只,按市场价25元/只计算
回报周期:812个月可回本(规模100对为例)
总结:散养鸽子需注重环境调控与精细管理,建议初期以50100对试养,逐步掌握技术要点。定期参加养殖培训,与当地畜牧站建立联系,可获得最新疫病预警和技术支持。